近期期刊论文(2009年3月编制 )
海南师范大学学报,2008年第5期(总97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张艳艳 | 从雌性出发--严歌苓的历史叙事与人性情怀 | 71-76 |
张琴凤 | 论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历史叙事 | 77-79 |
宁夏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08年第6期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李丽华、杨政红 | 性别身份与种族身份的冲突、流变与杂合--华美女性文学性别身份与种族身份的建构 | 77-79 |
南洋资料译丛,2008年第4期(总第172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山岸猛 | 对外开放后侨乡的经济变化与海外华侨华人(下)--以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口移动为中心 | 59-70 |
山下清海 | 二战后侨居东京的中国人人口的变化 | 71-80 |
南洋问题研究,2008年第4期(总第136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冯六军 | 20世纪初以前华侨移民缅甸述略--兼论缅甸华侨社会的形成 | 48-56 |
罗文青、赵永飞、谢林轩 | 和平与认同:小觑越南河内华族的民族认同感 | 57-65 |
杨宏云 | 社团、社团领袖与华人社会--以印尼棉兰市为个案的初步研究 | 66-73 |
东南亚研究,2008年第6期(总第177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曹琳、文峰 | 明代东南亚华商经营之道探索语言政策与国家利益--以印尼华文政策的演变为例 | 75-79 |
汕头大学学报,2008年第6期(总116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李泰盛 | 泰国华文词语使用状况述略 | 82-84 |
福州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9年第1期(总第89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郑有国、苏文茜 | 明代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与世界贸易体系 | 5-9 |
世界民族,2008年第6期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陈衍德 | 从排斥到接纳:越南华人政策的转变--1975年以后民族关系变动的越南华人处境 | 41-53 |
郭玉聪 | 越、柬、老华人再移民的民族认同 | 54-60 |
八桂侨刊,2008年第4期(总第84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韦穗奇 | 改革开放促进广西侨联事业的发展 | 3-7 |
张进华 | 改革开放30年福建新移民的发展与贡献 | 8-13 |
张赛群 | 抗日战争期间华侨在国内投资分析 | 14-19 |
乔印伟 | 试论海外排华中的经济因素 | 20-27 |
李永 | 美国华人家庭的历史演变 | 28-33 |
王华 | 明清初期华侨对促进东南亚文化发展的贡献 | 34-36 |
黄英湖 | 华侨华人反“独”促流运动的回顾与述论 | 37-42 |
刘静、曹云华 | 华侨华人与中国的海外利益 | 43-47 |
陈君 | 19世纪前菲律宾华侨人口下降及其原因 | 48-52 |
李其荣 | 关注华人新移民、培育侨力新资源--美加新华侨华人比较研究的启示 | 53058 |
李涛 |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马华人社会的变化及其原因探析 | 59-65 |
俞云平、王雅琼 | 闽南侨乡民俗变迁点滴 | 76-79 |
世界华文文学论坛,2008年第4期(总第65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杨匡汉 | 灵根自植--我观海外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| 3-6 |
施雨 | 虚拟世界中的海外女性书写 | 7-11 |
赵庆庆 | 海外华文文学和华人非华文文学研究的比较整合新论 | 12-16 |
唐海东 | 海外华人的文革写作 | 17-21 |
赵联 | 泰华文学的三次新崛起 | 35-37 |
林强 | 坐在想象与现实的交界--读钟怡雯散文精选集《惊情》 | 38-42 |
杨洁 | 荣耀背后的文化僵局--美籍华裔女作家与中国文化的尴尬 | 43-47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