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期刊论文

亚洲文化,第30期(2006)

作者 篇名 页码
李志贤 潮州善堂的宗教文化研究:功德法事与扶乩 57-77
王鹏翔 1433年郑和佛罗伦萨教廷之行 78-90
王润华 林文庆与鲁迅/马华作家与郁达夫冲突的多元解读:谁是中心、谁是边缘? 106-112
李金生 一个南洋,各自界说:“南洋”概念的历史演变 113-123
叶钟铃 林惠祥与槟榔屿钟灵中学(1939-41) 124-133
朱崇科 雨林美学与南洋虚构:从本土话语看张贵兴的雨林书写 134-152
陈颖 后殖民文学书写的融合与回应:析台湾文学对新华文学的影响 153-164

华侨华人历史研究,2006年第2期(总第74期)

作者 篇名 页码
王维、钱江 移民网络、社会资源配置与中国东北新移民:美国旧金山湾区田野调查札记 1-14
王苍柏 华人网络的再认识:一个空间的视角 22-30
刘权 美国华人教会的社会功能初探 31-36
石沧金 试析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与祖籍国关系的演变:以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为例 37-42
吴明刚 华侨与十九路军 43-48
焦建华 近百年来中国侨批业研究综述 49-58
沈燕清 吧城华人公馆档案之《户口簿》与《新客簿》述略 72-78

华侨华人历史研究,2000年第1期(总第73期)

作者 篇名 页码
庄国土 近20年福建长乐人移民美国的动机和条件 1-11
王莉、石金涛、陈亚玉 华人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P-R-C模型研究 12-17
吴前进 冷战后华人移民的跨国民族主义:以美国华人社会为例 18-29
万晓宏 试析当代美国华人参与选举政治的方式 30-44
范宏伟 缅甸中、印移民同化问题比较分析 45-54
周兆呈 漫画:儒学在新加坡传播的另类方式 55-61
刘雄 建国初期美国阻扰华侨学生回国升学内幕 62-66
陈永胜 世界华商大会初探 67-72
廖赤阳 新华侨学者与日本华侨华人研究:朱慧玲、段跃中、王维、过放相关研究述译 73-78

南洋资料译丛,2006年第2期(总第162期)

作者 篇名 页码
过放 旅日华侨婚姻观的变化(上) 69-82

南洋问题研究,2006年第2期(总第126期)

作者 篇名 页码
颜清湟 新马华人史研究的反思 47-52
张慧梅、刘宏 20世纪中叶新马华人社会与华南互动之探讨 53-63

东南亚研究,2006年第3期(总第161期)

作者 篇名 页码
李军、刘峰 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的模式与性质分析 70-73
彭伟步 从中国妇女受辱案看马来西亚华文报的历史责任 74-77

当代中国史研究,2006年第4期(总第75期)

作者 篇名 页码
刘雄、尹新华 20世纪五十六年代的东南亚华侨问题与美国对华遏制政策 39-46

徐州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6年第3期

作者 篇名 页码
张秋生 战后澳大利亚对华移民政策的演变(1945-1995) 70-75

海南师范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6年 第2期

作者 篇名 页码
许福吉 移民、文化认同与文学书写:新华散文人文关怀论述 43-50
朱崇科 当移民性遭遇本土性:以《乌雅》与《我这滥男人》为例本土的流动性 51-56

海南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06年 第2期(总第91期)

作者 篇名 页码
赵牧 马来西亚华文文学转型中的中国想象 179-183
刘丹 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文学叙事中的身份书写和思考:走出“寓言式”写作 184-189

暨南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6年第3期(总122期)

作者 篇名 页码
蒲若茜 族裔经验与文化想像:华裔美国小说典型问题研究 186-189
李亚萍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比较研究 190-193

中国道教,2006年第3期(总第93期)

作者 篇名 页码
杨莉 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玄天上帝信仰:以武当山现存碑石、匾额为中心的考察 37-39

中国文化研究,2006年第2期(总第52期)

作者 篇名 页码
耿升 法国汉学界有关郑和下西洋的研究 162-173

当代亚太,2006年第6期(总第138期)

作者 篇名 页码
林云、曾少聪 族群认同:菲律宾华人认同的变迁 50-57

海,2006年第3期

作者 篇名 页码
朱崇科 谁的东南亚华人/华文文学:命名的后殖民主义批判 183-188

世界民族,2006年第3期

作者 篇名 页码
庄国土 近30年来的中国海外移民:以福州移民为例 38-46

桂侨刊,2006年第2期(总第74期)

作者 篇名 页码
黄昆章 重视海外华侨华人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:以中国名人关注印尼华侨教育为例 32-35
沈燕清 秘鲁华工交涉中的李鸿章 36-41
范宏贵 缅甸华侨华人社会随笔 42-46
刘桔红 厦门侨乡变迁的探讨:以厦门曾厝垵自然村为例 53-57
李亚群 台湾海外华文教育工作的特点及评价 58-63
向远菲 北美华人参政的客观环境探析 64-67
黄华平 华侨与近代中国民营铁路(1903-1914) 68-70

桂侨刊,2005年第5期(总第72期)

作者 篇名 页码
石汉荣 论海外侨胞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 23-25
程希 从经济增长模式看海外移民对中印两国发展的影响 26-29
刘云娥 在中国-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发挥华商的作用 30-33
章志诚 欧洲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活动与贡献 34-38
潮龙起 吉隆坡开埠元勋叶亚来成功的主要因素 39-43
谭志词 越南会安“唐人街”与关公庙 45-47
沈燕清 清代海外游历笔记中的华侨社会 48-52
韩山元 新加坡宗乡总会20年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53-57
黄兴球 老挝新华侨 58-60
卜君哲 约旦华侨职业现况 61-64
程鹰 福建省建阳市新移民社会调查 68-71
王华 从几则实例看华裔来华留学的动因 72-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