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期刊论文
南洋问题研究,2006年第1期(总第125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颜清湟 | 东南亚历史上的客家人 | 54-60 |
龙向阳 | 1500-1800年间的东南亚国家关系与华侨华人 | 74-80 |
潮龙起 | 19世纪马来半岛的社会环境与华人秘密结社 | 81-87 |
南洋资料译丛,2006年第1期(总第161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黄丽嫣、迈克尔·雅各布森、张章旺 | 游移于中国商机与当地制约之间:论东南亚华裔企业家与中国相关的自我定位 | 48-71 |
过放 | 阪神大地震与在日中国人社区 | 72-80 |
亚太研究论坛,第29期 (2005年9月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陈是呈 | 中国国民党军统在日据时期马来半岛之情报活动:从陈敬文的传记探知 | 251-277 |
海交史研究,2005年第2期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柯胡撰、李东梅译 | 莆田显惠侯神灵及其对船员的保护 | 1-5 |
陈凯 | 福建兴化美教会与砂捞越“兴化芭”的建立 | 6-12 |
谭志词 | 明清之际福建籍高僧拙公和尚的越南之行 | 13-29 |
张金红、徐斌 | 王景弘及其后裔新探:以明代卫所《武职选簿》档案为中心 | 44-54 |
李秀梅、李玉昆 | 从明清海外交通著作看郑和下西洋与华侨 | 117-124 |
暨南学报,2006年第1期(总第120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李志学 | 试析1860年-1914年间赴俄华侨 | 117-121 |
中国社会与语言学,2005年第1期(总第4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王晓梅 |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万津华人的语言保持和语言转用 | 117-131 |
东南亚研究,2006年第1期(总第159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陈伟明、侯波 | 20世纪以前的南洋华侨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| 55-58 |
许梅 | 二战前东南亚华侨与祖籍地的密切联系及其原因分析 | 59-62 |
陈艳云 | 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对南洋华侨的调查 | 63-6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