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期刊论文
东南亚研究,2004年第2期(总第118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邓仕超 | 2004年印尼大选与华人参选情况 | 8-13 |
许天堂 | 华人参政与印尼政治文化革新 | 14-17 |
范若兰 | 战前新马华侨教育的发展 | 72-77 |
韩小林 | 黄遵宪与晚清侨务 | 83-90 |
华侨大学学报,2004年第1期(总62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郑志明 | 客家社会大伯公信仰在东南亚的发展 | 64-70 |
河南大学学报,2004年第3期(第44卷,第3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邱建章 | 论晚清政府国籍法的制定及其影响 | 80-83 |
八桂侨刊,2004年第2期(总第63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章志诚 | 弘扬中华文化,培育海外精英:记西班牙马德里中文学校 | 16-18 |
吴文焕 | 从糖业看菲律宾华人 | 27-30 |
范若兰 | 任劳任怨的女性:家庭妇女(战前新马华人妇女素描之四) | 31-34 |
二十一世纪,2004年6月号(总第83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张英进 | 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的演变 | 85-94 |
东南亚纵横,2004年第5期(总第139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陈永华 | 两宋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 | 16-19 |
黄昆章 | 论印尼华裔政党与参政 | 49-52 |
石维有 | 暹罗王室在垄断贸易中重用华侨的原因 | 53-57 |
胡光明 | 论当前日本新一代华人经济结构变迁的特点及原因 | 58-61 |
广东社会科学,2004年第3期(总107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赖伯疆 | 菲华文学中“身份认同”的矛盾和困惑 | 141-146 |
湘谭大学学报,2004年第2期(总第121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黄小用 | 20世纪初年清政府对海外华人教育的扶持 | 64-68 |
暨南学报(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),2004年第1期(总第108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郭英剑 | 冒现的文学:当代美国华裔文学述论 | 88-93 |
谭岸青 | 女性“讲古”的新体式:论谭恩美四部小说 | 94-99 |
马明达、黄泽纯 | 潮汕侨批局的经营网络 | 123-127 |
华文文学,2004年第2期(总第61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郭惠芬 | 采集马来民歌之花,酿造马华新诗之蜜 | 11-16 |
赵顺宏 | 台湾现代派诗风吹拂下的东南亚华文诗坛 | 17-23 |
许维贤 | “女人神话”在小说里的演绎:论黎紫书小说集《天国之门》 | 31-37 |
庄园土 | 女性写作:宣泄与超越——梦莉散文写作心理探秘 | 43-46 |
葛亮 | 从“土生族”到“新移民”:由严歌苓的作品看在美华人的文化认同 | 47-53 |
李志艳 | 论《原诗》的自由意识 | 59-62 |
社会学研究,2004年第3期(总第111期)
作者 | 篇名 | 页码 |
周敏、林闽钢 | 华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 | 36-46 |